90后大學生被催促進場 虧損股民出現(xiàn)精神恍惚
最近,“草根股民”隨著勁爆行情躥紅成“股市紅人”,儼然已摒棄年齡、性別、職業(yè)之分。開戶半個月賺了仨月工資的保安、“烏龍”買下漲停股的司機、邊玩游戲邊炒手游股的少年、營業(yè)部邊看盤邊干活的“豌豆奶奶”……難怪網友驚呼:現(xiàn)在股市真是火得不成樣子。
9日,一名90后“小鮮肉”自曝“半月前被媽媽逼著進了股市”。北京晨報發(fā)現(xiàn),大方的小杜媽媽給了女兒10萬塊,“膽小”的小杜用了一萬塊錢練手,目前股票市值已經達到3萬多。 還在上大四的小杜說,自己還沒來得及熟悉滬深股市的交易流程,就被媽媽催著急沖沖地上路了。另外,少部分同學也在悄悄炒股,“每天晚上我們都會在一起交流” 。
有賺就有賠,股市這趟“過山車”太刺激,承壓力不夠的股民容易情緒焦慮。據北京晚報9日報道,46歲的王女士沒有多少投資理財知識,元旦前,在一片“創(chuàng)業(yè)板反彈在即”的預言聲中,她一股腦兒建倉600萬買了兩只創(chuàng)業(yè)板股票,結果不到兩個月虧得只剩300多萬。王女士身體每況愈下,精神開始恍惚,最終在女兒的陪伴下去看心理醫(yī)生。華京心理事業(yè)部副主任陳中正回憶,“她不敢出門,怕自己在毫無意識的狀態(tài)下習慣性地去證券公司。她不敢接電話,甚至不敢碰手機,因為手機上有炒股軟件,她擔心自己在手機上買賣股票后連自己都不知道?傊呀浀搅瞬荒茏灾频臓顟B(tài),整日非常驚恐,每天晚上都夢見她所有的股票被套牢,一個人傾家蕩產,醒來后嚇出一身冷汗!
“大媽”成“逆向指標”? 4000點破后再進場晚不晚?
9日,滬指在4000點關口劇烈震蕩。抬望眼,盤面“一片綠油油”,網友戲稱之為“主力在甩虱子”,決意“要做狗皮膏藥死死貼著”;也有股民已開始擔憂“股市回落后會一地雞毛”。
散戶“跑步”進場,相關人士紛紛表示市場陷入亢奮狀態(tài)。中登公司最新周報顯示,3月30日—4月3日兩市新增開戶數(shù)為156.13萬戶,3月23日—3月27新增開戶數(shù)為166.8萬戶,3月16日至20日新增開戶數(shù)為113.85萬戶。
“大媽”們的舞步從廣場跳到了股市,進場熱情眼看快要趕上2013年的“抄底黃金”。關于“大媽”炒股的段子甚囂塵上,大媽新開戶一次投入500萬元、大媽橫掃低價股、大媽誓言“不達目標價絕不賣出,莊家別想把我震出場”……業(yè)內認為“大媽”投資沖動,下手狠重,容易跟風,因此是市場上的“反向指標”,直言“她們入場了,也快見頂了”。但是,有分析稱,46歲到65歲的女性,其中不乏高學歷、高職位、高收入者,未必就是“有錢、膽大、人傻”。
牛市造就了“第五代股民”,市場給他們貼上了“個性”的標簽,彪悍任性,對資本市場缺乏認識和畏懼。市場人士指出,90后股民中真正懂股票的人不多,一般不看基本面,不懂技術,甚至有90后股民用占星技能炒股。對于這茬新“韭菜”,老股民也表示“必須經過市場好好的洗禮”。
9日的“4000點爭奪戰(zhàn)”硝煙彌漫,“瘋牛”將奔向何處?對此,市場人士各執(zhí)一詞。擔憂者認為,現(xiàn)在和2007年的4、5月份非常相似,“大媽”正加速入場,市場的調整風險也將臨近。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提醒“風險已經大面積聚積”。而樂觀者則表示“牛不停蹄”,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分析稱,本輪牛市是增量資金入市的趨勢行情,大類資產配置轉向股市是個中期維度,目前仍在演繹中。政策面向好提振市場情緒,賺錢效應本身又吸引資金入市,形成正向循環(huán)。